研学旅行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新词,由我国古代游学、近代修学旅行,逐步演变发展而来。研学旅行延续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、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,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。自2013年以来,国务院以及教育部、国家旅游局等部门陆续出台文件支持研学旅行,数亿学子走出校门、走进大自然,走向火热的生活实践。研学旅行夏令营的发展,对我国推进教育改革、促进下一代素质提升和成长、促进教育与旅游产业跨界融合发展,都具有现实意义。
溯源:从“游学”到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
溯源我国的研学旅行,可追及春秋战国的“游学”,多指远游异地,从师学习,以所学游说诸侯,求取官职。史载孔子招徒讲学,率弟子们周游列国、传道授业,弟子们跟随他遍访都邑,从困顿碰壁中体悟人生,开阔眼界,了解民风政情。
及至战国,诸侯并起,厚招游学,广纳贤能;文士们通过游学增进学识,进而充当纵横家游说诸侯国,以言策建立功业,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,成就了一大批人才。
两汉承继战国游学之风,学子们为学经,远行访师问道,既求闻达也求仕途。游学丰富了学子、士人的知识与阅历,也成就了许多人。如司马迁“二十而南游江、淮,上会稽,探禹穴,窥九疑,浮于沅、湘,北涉汶、泗,讲业齐、鲁之都,观孔子之遗风,乡射邹峄,厄困鄱、薛、彭城,过梁、楚以归”。(见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)游历和文化访古,对其终成《史记》,有很大的助益。
唐代兴“壮游”、旅行学习之风,众多士子走出书斋,多作郊游、远行、交友、边塞之旅。他们访古问俗、优游林下、寻幽探胜、结交豪杰、相互学习,在旅行中学习知识、体悟人生、修为人格、传承文化,成就很多传世的诗篇,而开放、包容的文化,更成就了当时文化的空前繁荣。
及至宋代和明清,游学、书院文化盛行,士人旅行制度化,社会逐步形成了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主流意识。宋代理学家、思想家朱熹主张学子不应拘于一隅,而应“出四方游学一遭”(《朱子语类》)。
当时名师硕儒所在的书院,常常成为一地教育、学术中心,吸引远近的学子趋而往之;士子们则利用科举和出仕机会频繁旅行,深入了解各地历史文化、名胜遗产、典制赋役、科技发明,观察社会,推动文化、社会变革。如宋代的沈括少随父宦游州县,出仕后重游历研究,他“博学善文,于天文、方志、律历、音乐、医药、卜算无所不通,皆有所论著”(《宋史·沈括传》),最后写就集科技之大成的《梦溪笔谈》。董其昌在《画禅室随笔》谈画诀: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胸中脱去尘浊,自然丘壑内营,立成鄄鄂。”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强调行中去悟,实践中学,学以致用,这一人文精神贯穿古今,影响了后世许许多多的人。
发展:研学旅行的兴起及现状
20世纪30年代,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抱着教育救国理想积极倡导“知行合一”,认为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。他组织新安小学的“新安旅行团”作长途修学旅行。在50天时间里通过唱歌、劳动、卖书卖报、爱国演讲等办法自筹经费,看江南风光,观察、学习沿途地理、风俗、民情,了解近代工业文明,旅途中学生们爱心相助、增进情感,学到很多关在学校死读书学不到的知识。学生们还参观英法日等占领的上海租界、淞沪抗日战场,了解爱国军民奋起抗战的英勇事迹,增加学生们国家民族的责任感,开创了我国修学旅行的先河。
新中国成立以来,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对教育有不同的要求,很多学校组织了各种带有研学性质的勤工俭学、爱国主义教育、红色旅游、历史文化探源、地质生物考察等活动。而校外机构组织的研学旅行,还是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才开始出现的。
改革开放之后,大量来自日韩、东南亚和欧美国家的“修学旅游团”来华修学旅游。当时,中国国际旅行社、中国旅行社、中国青年旅行社三大总社及地方旅行社,纷纷成立“修学旅游”接待部门,组合、推出许多具有文化资源特色的修学旅行线路产品,接待了数以十万计的外国修学旅行者,播下了汉文化的亲近感和国际友好的种子,各地积累了大量修学产品组合、组织接待和安全保障的宝贵经验。
外来的修学旅游理念,对国内一部分家长产生了影响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家长、学生们对国内修学旅行、出国游学的需求日殷,一些教育理念较开放的学校开始组织学生修学旅游、出境游学,不少旅行社因应需要推出一些修学旅行或海外游学旅行团,推动这一市场向前发展。可惜的是,更多的学校只专注于高考应试,尤其担心出现安全事故,所以一直没有制度化、规模化地开展修学旅行或出境游学。而由于没有出台政策规范引导和监管,出国游学总体呈现野蛮生长的状态。
直到2013年,在旅游界的推动下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国民旅游休闲纲要(2013—2020年)》,倡导“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”,才正式为研学旅行正名。此后又有系列政策出台,研学旅行开始受到教育界、旅游界和学生家长们的普遍关注。
规范:需要怎样的研学旅行
发展研学旅行,需要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和顶层设计,应该把研学旅行体系建设提高到提升国民素质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,以及国家重要的对外教育、文化交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。我们要培养的人,应该是有境界修为且富国家认同感、社会责任感、宏大视野和时代精神的合格公民。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研学旅行体系时,要植根国情、放眼世界,把培养有人文底蕴、科学精神、审美情趣、身心健康的人当成重要的努力方向,要培养一批善于用好各种信息、富于实践创新精神、有跨文化沟通能力、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。
与此相适应,研学旅行首先要教会学生养成谦和、好学、文明、礼貌、包容、宽厚的习惯,学会与人相处和团队合作,学会做人做事,学会与自然、社会和谐共存。一方面,研学旅行是个体性的,要让学生学习知识、学会自我认知,通过旅行增长阅历、锻炼意志、修为人格;另一方面,研学旅行也是群体性、开放性和实践性的,即引导学生关注自然、关注社会、关注人生,走向实践、走向社会,体悟人生与社会,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,学会服务他人、服务社会,对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和担当。
其次,要培养学生的理性、探究、实践和创新精神,以及责任感、坚持、毅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研学旅行要根据时代要求,立足国情和社会需要,注重学生、学校的主体性,强调学习性、探究性、目的性和责任感,根据条件逐步开展着眼于乡情、市情、国情、国际的研学旅行,让学生更了解社会、了解国家、了解世界,增加民族认同和情感认同,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,积极培养与此要求相匹配的学生,培养学生成为有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、有全球眼光和责任感的新型人才。研学旅行要强调专业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、科学性、教育性,成为一种创造性提升素质教育的学习方式,让学生们喜闻乐见,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,借此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
提升:研学、教育和旅游融合发展
根教育统计公报,我国到2015年共有小学在校生9692.18万人,其中四至六年级约4800万人;初中在校生4311.95万人,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约2800万人;高中生4037万人,一到二年级2700万人。以此推算,全国适合参加研学旅行的潜在学生人数可能超过1亿人。这是非常大的数字,也是非常大的一个产业。那么,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提升研学旅行的整体水准?如何推进教育与旅游的跨界融合发展呢?
第一,政府要协调一致,形成系统规划和机制,并给予研学旅行政策优惠。研学旅行体系建设需要教育、旅游、文化、财政、公安、交通、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密切配合,要有各部门协调一致的系统化的发展规划,形成跨政府部门的统筹机制、组织实施机制、课程教学机制、引导宣传机制,建议建立研学旅行基地建设、经费统筹机制和安全责任机制,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。
第二,建议将研学旅行纳入我国学校教育大纲和学校教育教学内容,纳入学校综合素质考评体系、学分管理体系。各地要把研学旅行实施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,系统建立学校研学旅行教育体系。研学旅行应实施国内研学、出境研学、入境研学一体化运作,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,初中阶段以县情、市情为主,高中阶段以省情、国情为主,并能开阔国际视野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,强化双向交流、中外交流,强调行中学、行中悟、实践中学、学以致用,谋求全面发展。
第三,建议以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为主,健全研学旅行组织实施和管理体系。吸纳国家发改委、公安部、财政部、交通运输部、文化部、食品药品监管总局、保监会、共青团中央、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合作,联合成立“国家研学旅行专门指导委员会”,同时成立国家级专家智库支持产业发展。从百年树人、国家战略的高度联合出台政策,对有组织的研学团队实施门票优惠,对指定线路提供折扣机票、车票优惠,对研学的经营单位实施税收优惠,组织保险公司推出研学旅行的特惠保险等,加快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。
第四,积极探索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研学旅行跨界产业化运作,努力培育研学旅行市场主体和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。要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,探索研学机构、研学基地的资质认定,摸索研学旅行导师制,实施标准化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,进而出台和推行研学旅行国家标准;逐步推进研学旅行,通过试点摸索经验,总结经验分类推广、管理不断提升,做到活动品质持续提升,组织管理规范有序;要努力培育研学市场主体,从旅游企业、教育中介机构中选优用优,避免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,进而产生产业联动,以推动地方教育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。
第五,高度重视并建立政府主导,学校、企业、机构、家庭各负其责安全保障体系。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,建立包括旅行意外保险、研学专项保险在内的安全和应急综合保障体系。可以借鉴旅游行业经过几十年摸索形成的旅游安全立法、安全保障体系和保险等经验,逐步做到让研学旅行有法可依,建议采取强制性的意外保险制度,同时让研学旅行的安全警示、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等体系高效运转,形成基础条件保障有力、安全责任落实到位、让学校和家长放心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。